028-61831718
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发表时间:2018-12-06 14:08 一、 现状分析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常规监测、自动监测为基础的技术装备、技术标准、技术人才的环境监测体系,建立国家、省、市三级监测网络,拥有2300多个环境监测站和4.7万余人的环境监测队伍。环境监测的作用日益显现,能力建设突飞猛进,技术水平显著提高,在排污减排、污染源普查、土壤调查、宏观战略研究、水专项等重点环保工作中,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。同时当前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,环境监测能力不强,项目监管滞后,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,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等众多问题。 二、建设目标 1、构建全面覆盖的感知网络,建立智慧型信息化平台,实现环境数据的无缝融合、信息的综合分析; 2、建设覆盖全面的、规划统一的在线监测监控系统,实现环保事件及时预警,提高重特大环境事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; 3、使用信息化工具自动监管,为政府提供环保工作的辅助决策; 4、单点采集多点利用,实现泛环保部门和单位对监测数据进行共享; 5、及时利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决策,解决视频、污染源在线、环境监测的系统分割状态,提供监管部门及被监管企业的数据互动、临场互动能力,使监管更加准确、有效,增强对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。 三、建设内容 1、一个平台:环境保护信息化平台; 2、两个门户:内部办公门户,外部公共服务门户; 3、三个中心:环境数据中心,应急指挥中心,环境监测中心; 4、五大体系: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,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估体系,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体系,目标责任考核与督查体系,信息数据共享体系。 四、建设方案 系统融合平台;环境数据中心;信息展示系统;目标信息管理系统;大数据分析系统;环境监测预警系统;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系统;应急事件指挥系统;地理信息系统 上一篇智慧林业—有害生物防治
文章分类:
新闻资讯
|
电话
028-61831718
邮箱
guopeichao@funmitech.com
地址
成都市高新区(西区)天辰路88号8栋1单元1-2层